作为培养经济领域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我院经济学专业自2006年设立以来,始终紧跟时代经济发展脉搏,以夯实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历经十八载砥砺前行,已向社会输送1600余名高素质应用型经济人才,当前在校生规模达593人。专业以“一个中心、两个层面、N个环节”的“1+2+N”特色模式为核心,构建起“认知—综合—企业—竞赛”四阶递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成为区域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标杆,在课程建设、师资培育、实践教学及人才输出等方面成效显著,成为区域内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经济人才的中坚力量。
核心课程: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当代中国经济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事金融管理工作;可在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济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经济预测、规划和管理工作;也能在高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研究等工作;还可继续攻读经济、管理等学科的研究生。
专业特色:经济学以市场就业为导向,培育地区财经行业应用型人才。坚持学科、学术、学生三位一体,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毕业生多人多次在全国金融挑战赛和全国市场调查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能够获得包括全国市场调查与分析专业技能证书在内的各类专业证书。学生通过SPSS和EVIEWS等软件的学习,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技术,可以更好的适应当前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
专业以“岗课赛证”融通为特色,把课堂、云端、大赛、企业四大场景串成“认知—综合—竞赛—企业”四阶递进链:学生先在经济AI大数据平台和宏观微观仿真实验中完成数据驱动的沉浸式决策,再走进中国人保保定分公司、北京华联等基地顶岗实战,实现技能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师资方面,16名专职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占比62.5%,拥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已建成《微观经济学》校、省两级一流课程,实验室配备SPSS、Eviews等量化工具,主干课覆盖数字经济概率、计量经济学等前沿领域,并融入课程思政,全方位夯实学生的量化分析与政策解读能力。
在升学与就业端,专业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3%,毕业生遍及银行、税务、政府及企事业单位:2008级张艳雨任邢台银行固安支行行长,2015级张咏就职北京市斋堂镇党群办;学术深造同样亮眼,2008级颜程龙获河北大学工商管理博士,2020级张义婷、2021级张建文分别考取区域经济学和农艺与种业硕士,形成了“就业有实力、深造有通道”的良性循环。
展望未来,经济学专业将持续秉持“依法办学,诚信施教,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宗旨,以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为契机,深化“1+2+N”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强化产学研融合,致力于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具备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经济人才,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编辑:许愿